close

  長三角地區第十屆中小學
  小班化教育論壇在杭州下城舉行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拋出一大問題——
  小班化,就等於減小班級規模嗎?
  □通訊員 翁艷燕 黃劍磊 本報記者 鄭司琪
  早報訊 小班化,在許多人看來就是減少班級人數,小學一個班少於35人,中學少於40人就叫小班化了。事實上,是不是這樣的呢?
  10月31日,由杭州市教育局主辦,杭州下城區教育局承辦的第十屆長三角地區中小學小班化教育論壇在杭州下城區舉行。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力在論壇上指出,如果教師、學校的教學理念不能跟隨“小班化”做出轉變,那麼這樣的“小班化”改革肯定是得不償失的。
  這樣的數學課,你喜歡嗎?
  10月31日下午,杭州長江實驗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們上了一節“普通”的數學課。
  說它普通,因為這節課所用的教學方法,看起來與一般的沒什麼不同。數學老師張園給六年級的孩子們上的是《圓的面積》,用的是國內絕大部分教材採用或介紹的被稱為“印度圓”的計算方法。
  給普通加上一對引號,又是為什麼?
  這節課的全名,其實是“翻轉課堂&百度數學”。在上這節課之前,孩子們就已經通過“微課”瞭解了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張老師說,在一段3到5分鐘的視頻里,她會介紹這一圓等分的方法,“至於其中的原理,需要學生自己思考,並且帶到課堂上與老師一起探索更為嚴謹的求證過程。”
  這還沒完,當學生們已經在課堂上掌握了“印度圓”的方法後,張老師又把他們帶進了一間“數學圖書館”。在教室側面的五六排架子上,擺滿了來自中國臺灣、美國、英國等十幾種國內外不同版本的數學書,學生們需要找到對應的教學內容,看看其他地方是如何教他們的孩子求證圓的面積的。
  “比如臺灣用的就是數格子,別的地方又有不同的方法,學生髮現原來求證一個事物有那麼多種方法,對數學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張老師說。
  小班化教育,從教師的理念轉變開始
  “通過‘微課’,讓孩子們先學先思考,經過老師的一番嚴密整理之後,再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其他國家的書籍集思廣益,這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模式,能夠幫助孩子重新構建學習的流程。” 長江實驗小學校長、浙江省特級教師丁杭纓介紹說。
  據悉,明年,長江實驗小學武林府新校區正式啟用後,將會有我省首個落戶在學校的數學博物館向孩子們全天開放,裡面不僅收藏了更多的數學方面書籍,還有一個情景化數學實驗室可供老師教學。
  除了這樣的數學課,長江實驗小學還有40多種廣域特色課程,均由老師按照孩子的年齡層次特點研發設計,“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從對一群人的教育向一個人的教育轉變,因而體現了小班化教育的優勢。”丁校長說。
  長江實驗小學自1999年建校來,確立了小班化的辦學特色,是杭州市首批小班化實驗學校,可謂經驗頗豐。而如今,小班化學校已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僅下城區就有11所中小學採用了小班化辦學,整個杭州市更是多達七十幾所。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力指出,如今不少學校在制定小班化特色時存在一個誤區,人數雖然減少了,但還是按照老的教學模式教孩子,這顯然是不對的,“教師的理念必須做出轉變,這是小班化應該打下的一個重要基礎,課堂設計必須創新。”
  相關鏈接:
  下城區的小班化教育工作始於1998年,先是在區內部分普通小學進行試點,到了2003年基本上全面實施小班化教育,是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工作起步最早的城區之一。截至目前,全區共有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實驗學校11所。
  (原標題:小班化,就等於減小班級規模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q16cqhm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