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太華系創始人
  《新論語》總撰稿人
  太平洋商學院院長
  太平洋建設董事局主席嚴昊
  太平洋建設集團參與建設的京滬高速。
  9月23日,2014胡潤中國百富榜發佈,蘇太華系的嚴介和、嚴昊父子以850億資產排名第七,28歲的嚴昊同時成為前十中最年輕的80後富豪。在上榜的8個“世界500強”企業中,蘇太華系名列第一。昨天,“狂人”嚴介和在南京再放“狂言”:不做中國首富,要做全球基建老大。
  54歲的嚴介和看上去精力充沛,精神很好。“不做中國首富,這可不是酸葡萄心理!馬雲做中國首富,我很高興,衷心祝賀他!”他風趣地說,“互聯網產業是新經濟,新經濟是千里馬。今年又是馬年,馬雲、馬化騰他們都姓馬,就讓他們去做千里馬。馬騰改革路,國展富強圖嘛,很好!”
  嚴介和認為,隨著轉型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經濟發展迅猛,傳統經濟相對沉寂,這是必然趨勢。“基礎建設是傳統產業,傳統產業是老黃牛,總要有人去做,而且要做大做強,還要可持續。”他說他的目標是,“從中國基建航母走向全球基建老大”。
  嚴介和有多少財富
  要問嚴介和有多少財富,他會告訴你,“最大的財富是,不知道賺了多少錢,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錢,也不知道花了多少不該花的錢。”
  1992年,嚴介和率領引江建築公司進軍南京,憑著“虧5萬不如虧8萬”的信譽和膽識打開市場,第一桶金賺了800萬。1995年,太平洋建設集團正式組建。首創的中國式BT風生水起,破解地方政府投資建設難題,為大規模城鎮化建設開闢了一條市場化的中國特色之路,嚴介和被譽為“中國BT鼻祖”。首創的打包重組模式一路向好,橫跨十幾個產業,併購、拯救瀕臨倒閉、破產的國有企業近百家。2005年,嚴介和登上胡潤富豪榜榜眼,資產是125億。
  2006年,太平洋建設遭遇企業史上罕見的媒體風暴,以及因擔保引發的企業危機,最終死而不亡,以“低調、自救、堅持”化解風險。2007年,嚴介和北上,攜手政商學界發起“華佗論箭”,牽手中小企業組建“鄭和艦隊”,打造服務中小企業的聚合平臺,用他的話說是“資源用智慧優化,資本用智慧放大”。
  2011年11月,嚴介和宣佈,經董事局會議決定,任命25歲的嚴昊為太平洋建設董事局主席。
  從BT到PPP,嚴氏父子的建設集團以其“進度快、質量優、成本低”的比較優勢,參與全國1000多座城市3000多個園區的投資建設,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將旗幟插遍除西藏之外的全國版圖,形成以省會城市為中心、省轄市為重點的“35+2+1”(35代表35個集團,即一艘航母——太平洋建設,共25個集團,兩艘護衛艦——蘇商建設和華佗建設,各5個集團;2代表兩艘核潛艇——粵商建設集團和京商建設集團;1代表一架預警機——川商建設集團)產業集群模式的戰略格局,下轄38個集團,員工30多萬人。
  2014年7月,嚴氏父子旗下的蘇太華系以59622.2百萬美元營業收入進入“世界500強”,排名166,位列中國民營企業第一;2014年9月,又以36658252萬元人民幣營收入選“中國500強”,排名27,位列民企之首。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嚴介和每年都要拿出十幾個億,做他“自己想做的事”,那就是他精心打造的全球視野和影響的六大公益活動,他形象地稱它們是“六朵姐妹花”。
  嚴介和認為,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因為憑他的智慧,想要賺錢,“到處是鈔票,遍地是黃金”。同時他總是高調標榜,“思維圍著鈔票轉的是資本家,思維圍著企業轉的是實業家,思維圍著社會轉的才是真正的企業家。”
  嚴介和很任性,“一直在探索、觸摸、碰撞,游刃有餘地游走於有形乃至無形的邊緣和邊鋒”。他精心打造的“六朵姐妹花”包括蘭花——傳承國學精華,推進文化創新的《新論語》;牡丹——塑造大國形象、助推大國外交的“中外政商領袖華佗論箭”;茉莉——提升國民素質、成就民族性格的“富民感恩論壇”;梅花——倡導個性發展、助推教育改革的“華佗論箭個性獎學金”;荷花——落實科學發展、發掘城市魅力的“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桂花——禮贊改革開放、鼓呼市場經濟的央視大型紀錄片《商痕》。
  今年7月在廣州舉行的“華佗論箭七月盛典”,就涵蓋了其中的第四屆“中外政商領袖華佗論箭”、“富民感恩論壇”和首屆“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頒獎典禮,其中的“中外論箭”邀請到克林頓、李明博、布萊爾、陸克文等全球五大洲頂級政要和學者,縱論全球經濟,奉上了一場高端智慧盛宴。目前正在各地舉辦的“華佗論箭個性獎學金”頒獎活動,已是第三年,也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強烈反響。
  嚴介和說,做這些事“只為尋求心靈慰藉,不含任何經濟行為”。央視記者曾在採訪中問他:這些都是《政府工作報告》里講的,是政府應該做的,作為私營企業,為什麼要做?嚴介和回答:“如果我是個體戶,這些我不會去做,也做不了,但企業做大了,能不憂國憂民嗎?”
  嚴介和認為,“財富如水,應該自然流淌,所以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不築堤,不圍堰,該流淌時就讓它流向乾涸的地方,讓江河湖海自然流淌起來。”
  何謂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對內‘厚侍員工’、對外‘博奉品牌’,‘厚博’源於‘侍奉’。將企業做大做強,向國家最大限度地納稅;讓更多的人就業,有歸屬感;讓更多的人共同富裕,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這就是企業家最坦蕩的社會責任。”嚴介和的慈善是要把75%的股權陸續贈送給他的員工。2013年初,太平洋建設股份制改造邁出實質性步伐,千名員工從嚴氏父子手中接過股權證,成為企業的主人。嚴介和說,這隻是開始,2015年底將全面進行股份制改造,到2025年將有5萬名員工成為股東,實現“從職業到事業,從待遇到榮譽,從雇工到股東”的跨越。
  以全球視野,做民族企業
  傳統經濟是老黃牛,總要有人去做,而且要做大做強。嚴介和聲稱要用十年時間,把飽受“骯髒”和“暴利”詬病的基建傳統產業,做成“最陽光”和“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經預言:“有兩件大事將影響當今世界,一是中國的城鎮化,二是美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談到“新常態”經濟,嚴介和認為,過去20年快速發展是超常的,現在要回歸正常。要讓我們的腳步等等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心靈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消化過剩產能,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創新。他強調,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回落,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力度將是重要支撐。嚴介和表示,傳統經濟是老黃牛,總要有人去做,而且要做大做強。
  “以全球視野,做民族企業”,這是嚴介和的一貫追求。為此,他在旗下企業實施“五化”建設,即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形象化、國際化。他認為,經濟轉型時代,很多東西變得脆弱,只有文化、資本和技術可傳承、可持續。所以,蘇太華系堅持“文化做經營,標準做管理”,“不惜成本,成就資本;只要金杯,鑄就口碑”。
  2014年2月,繼中國寶島行、美國行、日韓行之後,太平洋建設總裁團隊跟隨《新論語》再次走出國門,赴大洋洲訪問,在大洋彼岸掀起中國新文化熱潮。2014年5月,嚴介和率團赴澳門,出席第五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太平洋建設正式向國際市場進軍。2014年7月,美國《財富》雜誌2014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向全球發榜,嚴氏家族的“蘇太華系”首次參評併入選,位列中國大陸私營企業第一,開創了以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為主業的私營企業入主世界500強先河。
  蘇太華系無疑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商和最大的城市運營商,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資本,也積澱了足夠的文化和眼界。嚴介和表示,下一步要從太平洋建設走向建設太平洋,先從歐洲市場做起,因為歐洲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是最高的。
  談到國際競爭,嚴介和表示,蘭州新區和蘭州新城等大型建設項目的實踐證明,無論是規劃設計,還是項目實施,無論是綠化、凈化、美化、亮化,還是城市隧道、跨海大橋,以及現代服務業,我們都已經達到國際水平。從中國基建航母走向全球基建老大,我們信心滿滿。“要彰顯國家榮耀、民族尊嚴,樹立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  (原標題:不做中國首富 要做全球基建老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q16cqhm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